村民在蔬菜基地務工,實現增收顧家“兩不誤”。
天剛拂曉,固原市原州區三營鎮孫家河村村民買廷蘭來到種植大戶楊東宏蔬菜基地,侍弄小白菜。塑料大棚里,綠油油的蔬菜茁壯成長。
“在家門口務工,賺了錢又能照顧家,特別方便。”買廷蘭在基地干活,已經好幾年了,她從每年春播開始,到菜地平田整地、播種,一直干到秋季采收。“一年連續干8個多月,人均年收入2.5萬余元。”楊東宏說,到菜地務工的人,大多是本村村民,固定工30多人,生產高峰期用工100多人。
“手勤莊稼好,心齊力量大。”孫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楊滿福,對全村各族群眾團結一心向好的拼搏勁頭感慨不已。孫家河村有4個自然村,602戶1915口人,村民們地頭連地頭,墻挨墻、房連房,朝夕相處,團結進步。
近年來,孫家河村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村各族群眾齊心協力,共同發展產業。
孫家河村是原州區出了名的種菜村,從早期房前屋后種植,到后來整片規模化種植,已有30多年種菜歷史,村民們掌握著先進的蔬菜種植技術。
為了讓村民種好菜、賣好菜,孫家河村建成蔬菜示范種植基地,配套水、路等設施,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統一技術、統一施肥、統一銷售,帶動村民種菜向標準化、規模化和高端化發展。
“全村種菜2000多畝,全年在蔬菜基地務工人員300多人。”楊滿福介紹,村民憑借種菜技術在家門口務工,又提高產業化水平,實現產業興旺與群眾致富雙贏。
這些年,孫家河村堅持以產業發展,強化民族團結根基,依托清水河流域灌區優勢,發展枸杞種植、枸杞育苗、設施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確定養殖業以養雞、養牛為主,集養雞飼養、販運、加工為一體,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支撐體系。
為了不斷提高勞動力素質,孫家河村依托“土專家”力量,不斷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有了技術,不論走到哪里務工,都有信心。”買廷蘭說。
孫家河村還多方爭取、協調資金,硬化村組道路4.5公里,配備照明路燈132盞,不斷完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構建富裕、和諧、宜居新農村。
現在,村里路寬了、平了,蔬菜外銷的道路更寬敞了,村容村貌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群眾發展生產的勁頭更足了。(記者 剡文鑫 文/圖)